首页

初九人字拖

时间:2025-05-29 03:39:43 作者:三部门:打造先进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应用标杆 浏览量:68854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天体高能电子是如何产生的?作为《科学》杂志发布的125个科学问题之一,天体中高能粒子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体物理学家,备受学界关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7月16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台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科研同行,最近在上海“神光二号”(SG-II)大科学装置上首次实现大尺度动理学湍流等离子体中的电子随机加速过程,从而揭开了复杂天体环境中高能电子的产生谜团。

本次研究的实验室产生电子随机加速过程的艺术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这项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的重要天体物理研究成果论文,近日以“实验室产生的动理学湍流等离子体中的电子随机加速”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袁大伟博士介绍,磁重联加速、冲击波加速和随机加速等多种机制被提出用来解释不同天体环境中高能粒子的产生。近期实验室天体物理在粒子加速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实验室实现了湍流磁重联加速和冲击波加速。然而,到目前为止随机加速机制还未被证实,其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在实验室产生和天体类似的大尺度动理学湍流等离子体。

本次研究的电子随机加速实验相关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基于此,中国科学家研究团队利用上海“神光二号”装置在实验室产生超音速对流等离子体,束流速度各向异性诱导电磁不稳定性的产生和发展,进而诱发形成大尺度的等离子体紊乱结构。他们采用傅里叶频谱分析发现:该紊乱结构的功率谱与动理学湍流谱高度一致。同时,该实验还测量了来自于不同角度的高能电子幂律谱。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院士表示,本次实验研究还通过理论模拟发现,天体高能电子主要来自于湍流等离子体中的热电子与磁岛发生多次“碰撞“获得能量增益,即湍流随机加速。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天体复杂环境中的粒子加速和高能辐射,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道共通】这,就是文明之路丨文旅交融 搭建共谋共建“彩虹桥”

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作曲家陈致逸名为《幻想乐园Fantasyland》的全新音乐专辑18日正式发布。

检查组突击检查,正在赌博的公职人员拔腿就跑!

本次加注是舟山港外锚地常态化开展LNG海上加注业务的首单作业,标志着舟山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国际班轮保税LNG海上锚地加注功能的港口,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配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建立对中介机构的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指出,今年“五一”假期的内地访港旅客人数与特区政府预计差不多,仍比疫情前少。他认为,香港业界需要了解到,疫情期间内地旅游业在持续进步,各省份之间的旅游竞争激烈,旅客选择有很多。因此香港不能固步自封,要认识到差距并迎头赶上。

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湘江科创基地(二期)项目管理团队在2023年湖南省百万职工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中,获“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串谋颠覆国家政权 戴耀廷、黄之锋等被判刑

毛宁:非洲是全球遭受地雷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非洲人民饱受雷患之苦。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人道主义扫雷援助与合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厄立特里亚、乍得等国提升扫雷能力,为保护当地平民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